欢迎访问:BOB体育app最新版

走进直播间 南京职教专访十:对话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来源:BOB体育亚洲官方    发布时间:2024-08-02 05:48:09

  为全面深入助力南京市、江苏省职业教育系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南京广电教育之声栏目平台一直在努力构建与当下社会热点相适应的职教宣传全媒体格局。

  2024年,南京广电《教育之声》融媒体平台将继续在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广电等单位的悉心指导,在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的鼎力支持下,继续推出《南京职教之声》第三季专题节目。

  节目当天,走进直播间的是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李国涛和学生处主任乔晓菲。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6年,学校秉承“开放、质量、融合、创新”的办学理念,恪守“行远 知至 行成”校训,构建基于“爱满天下”的“三维融合、双元共生、五育行成”大情怀育人体系。

  学校先后创建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数字校园试点单位、江苏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企业、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

  2016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是国家级江北新区唯一一所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

  “十四五”开局以来,学校坚持“聚焦高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人;聚力高质量,服务江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顶层设计、高位谋划,对接江北新区装备制造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浦口区“大文旅”发展理念,建设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集成电路、现代文旅三大产业学院。

  学校认真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地推进多层次办学,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贯通培养,现有“3+4”、“3+3”、综合高中、高职、中职五种办学类型。共开设7大类20个专业,其中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2个省级现代化专业群。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被认定为省中职优质专业。装备制造专业群成功创建为首批五年制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筑设计企业,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创建为联院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数控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省技能教学研究基地;数控、计算机实训基地为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技能大赛国赛突出贡献奖、国赛团体优胜奖、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技能大赛先进集体、市职业学校质量管理评估一等奖、市保卫三等功、区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区“双晒双亮”促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从始至终坚持把专业建在区域经济发展核心产业链上,对接江北新区产业升级,围绕区内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文旅健康三大产业主导产业方向,实施全产业链跨专业融合优质工程,让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区委区政府格外的重视我区职业教育发展,确定“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建设专业化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完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为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和文旅健康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持。”

  学校以“双核驱动·课岗对接·课证融通”做强集成电路学院;以“双元育人·双线并进·赛教融合”做优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学院;以“标准引领·四方协同·三场合一”做精现代文旅学院。

  学校逐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好10个左右的五年制高职专业,使之成为学校专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旅游服务五年制高职专业群。加大对优势专业的投入,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教学条件好、师资条件优、办学水平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专业集群。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注重加强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此,学校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和路径,实施“123人才教育培训工程”、“青年教师导师制工程”、“名师工作室及教学创新团队工程”三大工程。

  学校建立了“名家—名师—名匠”成长梯队,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随的雁阵队伍。其中遴选名家培养对象10人、名师培养对象20人、名匠培养对象30人,通过分层次、分赛道、分类型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教科研能力,培养浦专“名家、名师、名匠”,引领全体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成为适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先生”。

  目前,学校以“123”人才教育培训工程为抓手,优化“双师型”队伍建设。现有省市区教学创新团队和名师工作室13个,“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人、正高级教师5人、特级教师2人、职业教育领军人才4人、南京市劳模1人、产业教授近20人,各类优秀教师100余人。

  余晓燕校长领衔的旅游跨业融合名师工作室获批为首批江苏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成果《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荣登《中国教育报》。

  2023年,学校立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全校在研区级以上集体课题30多项,省职教学会课题顺利结题,参与教材编写16人次,学校获得江苏联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在2023年教学能力大赛中,学校实现新突破,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学校着力打造具有家国情怀、技艺精湛、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新时代职教教师队伍。涌现了一批批为了学生发展而勤奋努力的优秀教师,并入选“感动南京职教人物”。

  学校的本科达线率名列前茅,那么我们是如何给学生搭建“成长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化贯通培养的?

  浦口中专在职教高考升学方面有多重渠道,包括综合高中、五年制高职、3+4中本衔接、3+3中高衔接。

  综合高中是浦口中专的办学品牌之一。学校的综合高中部践行“博学德育”特色管理,培育学生好习惯、好气象、好风气,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职教高考本科达线率一直处在江苏省第一方阵,连续多年本科达线人数和达线率稳居南京市最前列,成为省级品牌。

  二十三年来,先后涌现出100多名省市高考状元,向省内各所高校输送了4200多名本科学生。

  另外,学校3+4中职与本科衔接班连续三年学生100%成功转段升入公办高校南京晓庄学院。

  学校每年都有近300名学子通过职教高考、技能大赛、专转本等途径升入高一级本科院校,为更多学子搭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化贯通培养。

  学校积极地推进以人才教育培训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坚持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构建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自开始参加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学校成立了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酒店服务、艺术设计等20多个技能训练队伍,制定了四级大赛制度。

  学校年年都会举办职教技能节活动,通过学生的技能大比武活动彰显同学们的技能才华。在一批批优秀教师的带领下,以备战技能大赛为抓手、拓宽多元发展渠道,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

  学校积极践行陶行知“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探索“一平台三中心四模式五对接”产教深度融合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形成“德优技强 行远知至”浦专特色育人品牌,涵育大情怀时代新人。

  在成立南京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基础上,合作打造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校和企业双向赋能,为国家级江北新区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学校现有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合作企业华天科技、南京依维柯集团被确定为“南京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投入下,浦口职业教育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获评“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等方面投入有力发展环境优越区”称号,同年,又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地区。

  学校自2013年开始与南京晓庄学院联办“3+4”中职与本科衔接班,前三年在学校同步开展高中阶段专业课学习,三年后通过转段升入公南京晓庄学院就读,获得公文凭。

  今年学校“3+4” 中职与本科衔接班计划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25名同学,对接南京晓庄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

  学校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办学点,是初中毕业生获得国家教育部统招公办大专文凭的最快路径。学制短,费用低,不用转段。

  今年学校五年制高职计划招收680人,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集成电路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旅游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展示艺术设计,共10个专业;

  十大热门专业,五年毕业后能参加学校组织的转本考试,也能够最终靠学校搭建的产教融合职教联盟平台优先就业。

  综合高中一直是学校的办学品牌,是中考成绩在中等以上的考生圆大学本科梦的最优途经。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参加江苏省职教高考,学校综合高中高考本科达线率和录取率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学校综合高中开设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市场营销、艺术设计与制作、化学工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共9个专业,计划招生270人。

  学校自2012年开始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老牌大专院校联办“3+3”中高职衔接班。

  前三年在学校就读,通过转段考试进入相应大专院校就读,合作办学的大专院校,办学实力强,工作前途好。

  今年学校“3+3”中高职衔接班计划招收65人,分别开设计算机应用、会展服务与管理2个专业。

  学校具有近40年的办学经验,牵手数百家大中小企业,订单式专项培养,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入职企业。

  今年学校普通中专计划开设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艺术设计与制作、会计事务,共5大专业,计划招收230人。

  另外,今年学校和江北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共同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融合教育”招生,计划招收19人。

  以上图文、视频、音频均为《教育之声》栏目组自主拍摄和制作,没有经过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标注明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