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乐鱼体育登录网页:电亮航程绿动江海

发布时间:   作者:乐鱼体育登录网页

乐鱼体育登录网页版官网:

  傍晚的闽江,薄雾如纱。11月3日晚,纯电动游船“闽江之星”穿梭于两岸的璀璨灯光中,载着游客领略风光。与传统船舶不同,它没有柴油机的轰鸣,没有黑烟的困扰,只有电动机轻微的嗡鸣与水波的轻响。船长林家财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零排放、低噪音、高舒适度。”

  近年来,福建电动船舶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6月,福建已建、在建电动船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34.5%,产业领跑地位稳固。这个依山傍海的省份,正以“电动福建”战略为引领,在蓝色经济新赛道上加速航行。

  坚持“立足福建、服务长江、对全国”,福建自2017年起启动“电动福建”建设后,率先谋划推动电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福建省工信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方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建议(2023—2025)》(简称《实施意见》)。

  “福建省列入全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先试区后,我们着力场景牵引、政策支持、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打通电动船舶产业链各环节,基本形成研发设计、总装建造、‘三电系统’研制、运营配套、船舶应用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福建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得益于此,一条集研发设计、总装建造、“三电系统”研制、运营配套、船舶应用于一体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正在崛起——

  福建引进高水平电动船舶研发设计机构,开展“福建省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等有关课题研究。其中,中船集团702所在福州设立福建省电动船设计研究中心,该所下属东方船研在宁德设立“福建绿舟”分公司等。

  “像造车一样造船”。围绕江、河、湖、海等不同场景应用需求,福建重点打造电动货船、电动拖轮、电动游船、电动渔业辅助船等电动船舶示范船型。同时,完成闽江首座电动船舶公共充电站建设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提供对应的金融额度支持电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

  创新力量还在积聚。依托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推进产业项目落地,促进电动船舶产业链建设,“福船集团电动船研制总装基地”“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等纷纷落地。

  此外,福建还聚焦加大电动船舶产业技术、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要素供给,给出了“真金白银”支持。

  记者从福建省工信厅了解到,《2022年福建省电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中就明白准确地提出,对承建电动船舶示范项目的制造企业按照电池动力推进系统价格给予40%的补助,该省首批次示范项目则可获得高达60%的补助。《实施意见》则在延续此前奖补政策的基础上,从示范场景打造、融资贴息、配套设备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电动船舶全产业链的政策支持。

  以“立足福建、服务长江、对全国”为目标,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电动船舶及其关键设备研制能力为重点,福建正加快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电动船舶产业集群。

  为此,福建电动船舶产业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垂直攻坚、产学研的横向联动与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在电池、电机、电控“三电”领域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跨越。

  甲醇—锂电池混合动力渔辅船在今年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首次亮相,这是全国首创甲醇增程式+新材料的规范渔业船舶。

  “进出港及低速航行时,由电池组供电;需要高速航行时,则启动甲醇发电机组供电,还能同时为电池充电。”福建宝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凤介绍,这艘船不仅绿色低碳、建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源补给快,还完全解决了纯电动船舶的“续航焦虑”,使用成本也比传统燃油船舶更低。

  宝帆新能源锁定的是新能源船舶领域一块“难啃的骨头”——近海小型船舶。现有乡镇船舶中,大量存在“三无”现象,90%以上仍使用高污染的柴油动力。

  今年,宝帆新能源联合产业链企业,在海创高地发起成立福建省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联盟,开启联创模式,共同组织资金投建新能源船舶及生产制造基地。他们的目标明确:以规范化绿色智能船舶替代现有“三无”及老旧燃油船舶。先试先行项目正在福安推进。

  无独有偶,中致锐科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也在为船舶绿色升级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

  “我们打造的智能电动船舶已经在海上测试。”中致锐科创始人黄祖銮手持模型介绍,无人驾驶、北斗定位、路径规划、自动悬停都不在话下,低能耗特性尤为突出。它的核心就在于“智能电驱系统”。

  这艘船颠覆了传统设计,可组合2个甚至更多电机,采用低转速设计与智能算法,相比传统电机大幅度降低能耗,航时提升至3倍。“与众不同的还有,我们把电机安装在水下,进一步节省制冷能耗。”黄祖銮表示,智能电动船舶使用宁德时代同源电池技术,让电池和电机发挥极致的效能,能源成本比燃油船降低90%以上。

  近年来,福建培育引进时代电船、赛思亿、福建航电、时代电机、开普勒、星云电子等“三电系统”、充电设备研制企业,电动船舶核心技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同时,培育了福宁重工、东南船厂、爱莱格游艇等一批电动船舶整船制造骨干企业,已建成交付的电动船舶涵盖“江河湖海”各种应用场景。

  目前,福建省已基本形成上游研发设计,中游总装建造、“三电”系统研制,下游船舶应用的电动船舶全产业链,产业链企业、单位有70多家。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纯电动闽江观光游“福桔号”一经亮相,迅速成为“新名片”——这艘荷载140人的游船采用纯电推进,航速17.5千米/小时,搭载1438千瓦电池,实现零排放,为闽江旅游注入绿色动能。

  这是福建拓展应用场景的缩影。目前闽江已投运“闽江之星”“茉莉号”等纯电游船,大金湖、翠屏湖也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动船舶示范应用场景。

  今年世界航海装备大会期间,在福州瀚海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展位,5艘新能源船艇整齐陈列,企业还推出“零碳水上公园”全套解决方案,以3.5米—15米新能源船艇与新能源水上玩具为核心,结合“零碳旅游”概念创新体验模式。

  “我们深耕水上运动行业多年,今年推出的‘零碳水上公园’已在省内外多个景区落地运营。”该公司CEO陈曦认为,随着“双碳”目标深化,传统燃油船艇将逐步退出城市敏感水域,未来3—5年,伴随锂电池成本下降及换电、共享模式普及,新能源船艇将成为智慧公园与零碳水上公园的“标配”。

  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此前投资建造了福建省首艘新能源拖轮——“厦港拖30”,今年继续投资2.6亿元,再造4艘纯电拖轮,推动新能源拖轮技术迭代升级。公司董事长叶进京表示,厦门港务船务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深入推动新能源拖轮建造、智慧拖轮系统革新等绿色低碳工艺创新。

  从港口作业到游览观光,从货物运输到客渡交通,福建已落地电动船舶示范项目10型95艘,形成标准化、系列化船型解决方案——纯电沿海游览观光船“屿见77”、串联式混动拖轮“厦港拖30”、电动游艇“时代创新号”等,均为国内首制船型,为不同场景的电动化转型提供“福建样板”。

  大力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持续推出电动船舶多元化应用新场景……福建船舶产业正打开广阔的发展天地。

上一篇:克莱特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93412万元 同比增加941%

相关新闻